同语乐教育加盟,立即咨询:400-036-3099

项目详情、收益分析等资料!
取消
400-036-3099
2556905986
  • {dede:global.cfg_webname/}

    公众号:同语乐

N 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总有一些父母,很擅长“让孩子不开心”

发布时间:2020-07-04 10:56    浏览次数 :2

不知你有没有发现,总有一部分的父母,总是有办法“让孩子不开心”

如果孩子考试成绩好:

“别高兴太早,一次成绩又不代表什么!”

如果孩子看动画看得很开心:

“你今天复习过了吗?有这个时间不会再多看一会书吗?”

如果孩子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优异:

“整天整这些没用,球踢得好期末考加分吗?”

每一句都很扎心吧,冷冰冰地可以浇灭孩子的所有小确幸吧。为何父母总是要打击孩子?是不是父母们真的见不得孩子开心呢?

刻意打断孩子的快乐体验,人为地为他们制造困难,其实是一种“伪挫折教育”,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逆商,更有可能给他们留下心理创伤。

1

被误解的

挫折教育

前段时间,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:

一位父亲,总是喜欢让自己的女儿处于不开心的境地,有的时候还会在女儿开心的时候,打断她。

这在女儿看来是一个缺点,她特别希望父亲可以改掉这一点。

而面对孩子请求,这位父亲却斩钉截铁的拒绝了,理由则是:

“就是要让你现在经常不开心,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。不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,否则到进入到社会无法生存……”

听到父亲这段话后,小女孩默默擦了擦眼角的泪水。

而在我们身边,有很多家长也与这位父亲一样,拥有着“故意让孩子不开心”的能力,并美其名曰: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。

他们会在孩子玩得十分开心,或者享受快乐情绪时,突然向他们泼上一盆冷水,而理由几乎如出一辙:

“作业是不是还没写完?”

“有玩的时间为什么看会儿书?”

“一次考得好不代表次次能考好,没有什么可高兴的……”

看着孩子脸上表情一点点变得暗淡,低沉着肩走到书桌前,家长却觉得十分满足:这波挫折教育很到位。

而实际上,这些家长奉行的只是“伪挫折教育”而已。

人为地为孩子制造挫折,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提升抗挫折能力,甚至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,陷入更大的困境。

2

被伪挫折教育

伤害的孩子

阿姨家的女儿,从小就深受伪挫折教育的折磨。

在我的印象中,阿姨从来没有夸赞过她,不管表姐做什么,阿姨都有一堆说辞使她感到挫败。

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她中考那年,她超常发挥,考进了年纪前十,被全市最好的高中录取了。

当她捧着奖状,开心地把成绩单拿回家,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,阿姨却说:

“你这次是运气好,高中里面聪明的孩子那么多,要是不努力,你大学能不能考上都难说。”

此后的高中三年里,无论表姐成绩如何优异,阿姨都永远会将“你不要高兴太早了”挂在嘴边。

那几年,在表姐的身上,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快乐的情绪,十分沉闷。

后来在表姐有孩子之后,我们偶然间聊起这件事情。

她告诉我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无论她获得什么成就,她都高兴不起来,也不敢高兴,莫名开始担忧下一次的项目。

阿姨的故意打击,在某种程度上,剥夺了她的成就感与幸福感,也差点让她失去了快乐的能力。

用心理学家曾奇峰的话说:

“在潜意识里,觉得自己不配享有这么高浓度的高兴,不配享有这么完整的顺利和成功。”

当家长以“挫折教育”为由,一昧的贬低孩子,向孩子的快乐浇冷水时,你带给他们的早就不是教育,而是难以愈合的伤口。

那些被狠狠挫伤的地方,不会成为孩子最坚硬的铠甲,而会变成孩子最脆弱的地方。

3

允许孩子快乐

王尔德曾经说:“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办法就是使他们愉快。”

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,允许孩子快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,原因一共有三个。

原因一:家长在自己的童年时期,由于一些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,而产生了匮乏感。

因为自己从没被满足,在匮乏感的驱使下,这些家长也自然不会满足孩子的需求。

例如:有的家长因为小时候很少能得到大人的称赞,在他们成为父母后,无论孩子考得多好,他们也几乎不会表扬,还极有可能采用打压式教育。

他们通过掠夺孩子的快乐,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洞,久而久之,孩子不仅难以成长,这种匮乏感也会延续到他们身上。

对于这一类的家长,最好的建议就是尝试去接纳孩子,学会鼓励与认可,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。

千万不要让自己从一个受害者,变成一个加害者。

原因二:在家长眼中,孩子的快乐是没有意义,或者是不必要的,也就没有必要去满足。

在我小的时候,同班的女孩子几乎都有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头箍,我也特别想拥有。

但不管我怎么求妈妈,她都不肯给我买,原因很简单,那时的我是齐耳短发,她觉得就算买了,我也不能戴,自然也就没有买的必要。

她愿意花几千块钱给我报各种兴趣班,就是不愿意花那几块钱给我买一只头箍。

但是对于我来说,当时那只头箍带给我的快乐,比任何东西都来的强烈。

家长总是习惯于为孩子安排自己觉得好玩、好看,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东西,却忽略了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,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。

孩子的快乐,是很简单也是很纯粹的,有的时候,家长可以抛开他们的需求,看看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

原因三:痛苦很刺激很棒,能使人更清醒,逆境中的努力更让人感动。

不知是否是上几代人,对于那些逆境故事听得太多,在他们的认知中,穷人家的孩子才更懂事,艰难困苦可以让人更勇敢,拥有更多的优秀品质。

然而,这只是一种“幸存者偏差”而已,在客观数据上,被挫折打倒产生“习得性无助”的概率更高,也就是说,挫折只是挫折,挫折并不等同于“挫折教育”。为孩子人为地制造“挫折”,非但起不到任何正向的教育作用,可能还会伤害孩子。

打击孩子的快乐,也是一种精神上“囚禁”,传递给孩子的认知将会是,自己或许根本不配得到快乐。久而久之,一旦孩子感受到一点儿快乐的情绪,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和担忧——我不该这么快乐的,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
所以,是不是该把快乐的权力,好好还给我们的孩子,别在他玩耍的时候打断快乐,也别在他得意的时候进行打击,请呵护孩子的所有小确幸。

要知道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永远不会缺少挫折,他们缺的是一对能站在他们这边,和他们一起面对,一起开怀大笑的父母。

同语乐教育旗下项目:同同识字,乐乐拼音;同语乐动漫语文;

项目加盟合作,业务咨询、运营推广服务,请拔打全国咨询热线:400-0363-099

素材综合自网络,版权归属原作者。


扫一扫 关注我们